我们于今年7月至10月对洞口农商银行2012年改制以来服务县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做法和成效进行了调研,试图以农商银行为切入点,就县级银行业如何立足洞口、服务洞口、发展洞口、做强自身做了一些探导。
一、农商银行服务县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做法和成效
农商银行于2012年9月26日正式改制挂牌,是目前县内唯一的法人银行。凭借自主经营性强、信贷供给能力大的体制优势,网点覆盖广、处置方式活的经营优势,根植洞口、服务洞口的本土优势,充分发挥农村金融主力军的作用。
1、存款保持稳定增长。2017年末存款余额92.17亿元,占全县金融机构年末总量的37.7%。存款总量在县内银行排第一,全市同行业排第四。改制后的2013年至2017年新增存款余额50.89亿元,年均增速17.5%。
2、贷款实现提质增量。2017年末贷款余额42.83亿元,占全县金融机构年末总量的49.8%。贷款总量在县内银行排第一,全市同行业排第四。改制后的2013年至2017年新增贷款余额24.06亿元,年均增速17.9%。
(1)市场定位更加明确。2013年至2017年累计投放各类贷款213亿元,其中涉农贷款153.36亿元,占总量的72%。
(2)贷款效益更加明显。2013年至2017年全行实现盈利6.8亿元,年均增长24%。入库税金21883万元,纳税额年年全县第一。累计支持受贷客户11.3万户(个),受贷客户共实现盈利32.8亿元,上缴税收9.41亿元,解决就业46850人。
(3)金融扶贫初见成效。对建档立卡的30235户贫困户全部评级,累计授信26535户,授信金额6.29亿元。2018年6月止累计发放扶贫小额信贷1.94亿元,占全县总量的92.2%。
(4)“农地”贷款试点铺开。2018年6月止累计投放1.36亿元,占全县总量的70.4%。
(5)银企贷款积极落实。2016年以来对市、县两级25个银企洽谈项目发放贷款金额3.61亿元,分别占银企签约项目总个数的78.1%,总额度的41.1%。其中计划支持经开区内工业企业贷款2.43亿元,目前已发放到位2.03亿元。
(6)信贷产品不断创新。推出了“兴业通”--小微企业、商户循环贷款,“创业兴”--农民工返乡创业贷款,“心连心”--商户联保贷款等新品种20余个。创建了“专业合作社+社员+基地”、与担保投资公司合作等新模式。
3、贷款结构基本合理。个人贷款一路飙升,2017年末个人贷款余额26.66亿元,占整个年末贷款余额的62.3%。农业贷款始终占主导地位,2017年末农林牧渔业贷款余额9.42亿元,占全行总贷款余额的22.0%。
4、存贷比高出市县平均。改制后存贷比一直在50%上下浮动。2017年末存贷比46.5%,比全县金融机构高出11.3个百分点,比全市高出1.1个百分点。
5、不良率低于全县和全市同行业平均。2017年末表内不良贷款1.91亿元,不良贷款率4.46%,全县金融机构不良率6.78%,全市同行业不良率4.78%。
二、改制后影响农商银行服务县域经济的制约因素
由于金融企业自身的原因,同时受宏观经济环境、金融环境、法治环境的影响,以及政府工作层面的制约,服务水平有待提升,支持力度有待加强。
(一)表现特征
1、贷款增速不稳定。2017年当年新增贷款由2016年的5.94亿元直线下降到2.54亿元,年末存贷比比全国金融机构低27.7个百分点,全省低21.7个百分点,全市同行业低1.6个百分点。
2、部分政策性贷款投放力度不够。2018年上半年实际发放土地经营权抵押试点贷款3170 万元,完成全年总任务的35.2%。扶贫小额信贷2836万元,信贷供给不足。
3、重点税源行业企业贷款额较低。主要税源行业2017年末农商银行贷款额度在总负债中的所占份额低,从相关行业资产负债率总体水平看,贷款额度上升空间大。
行业名称 |
规模企业 总资产 (亿元) |
规模企业 总负债 (亿元) |
规模企业平均资产负载率(亿元) |
2017年末农商银行对该行业全部企业的贷款余额(亿元) |
工业 |
56.43 |
19.88 |
35.2 |
2.30 |
建筑业 |
6.03 |
2.64 |
43.8 |
3.13 |
房地产业 |
18 |
13.55 |
75.3 |
0.2 |
服务业 |
48.17 |
21.84 |
45.4 |
3.56 |
4、贷款结构不尽合理。2017年末工业贷款余额占全行总贷款余额的5.4%,建筑业、房地产业占全行总额的7.8%,均低于在全县国民经济行业结构与税收结构中的占比。
5、不良贷款总量偏大。包括表外不良贷款在内,2017年末实际不良贷款余额8.24亿元。占比高达18.58%。
(二)制约因素
1、宏观经济环境方面。下表2017年各项经济指标均低于国家、省、市平均水平相比,唯独居民储蓄率高出国家、省、市平均水平。居民把大量可用于消费和投资的货币作为储蓄存放在银行,从而降低信贷需求。
|
金融业增加值占GDP比重(%) |
人均GDP(元) |
人均财政收入(元) |
全体居民人均收入(元) |
全国 |
6.95 |
59660 |
12447 |
25974 |
湖南省 |
4.50 |
50563 |
6674 |
23103 |
邵阳市 |
2.21 |
23018 |
2087 |
16353 |
洞口县 |
1.48 |
20855 |
1163 |
15419 |
|
年平均常住人口(万人) |
当年新增居民储蓄存款(亿元) |
当年人均新增存款(元) |
当年居民人均收入(元) |
居民储蓄率 (%) |
人均消费支出 (元) |
人均固定资产投资额(元) |
全国 |
138640 |
45461 |
3279 |
25974 |
12.62 |
18322 |
46252 |
湖南省 |
6841.1 |
2129.5 |
3113 |
23103 |
13.47 |
17160 |
45794 |
邵阳市 |
734.9 |
211.3 |
2876 |
16353 |
17.59 |
15769 |
25040 |
洞口县 |
80.1 |
23.9 |
2988 |
15419 |
19.38 |
13966 |
27267 |
2、宏观金融环境方面。地方政府没有设立政府性融资担保公司。金融机构诉讼执行效率不高,该行2013年至2017年诉讼贷款6.68亿元,执行到位1.87亿元。
3、金融产品创新方面。业务单一,向融存款、贷款、投资、证劵、保险等新兴业务于一体的现代金融业务转移探索不够,网上银行和互联网+服务功能不健全。
4、企业管理体制方面。县级农商银行依然归口省联社管理,管理模式和经营方式仍停留在农信社时期,没有实现“谁出资、谁管理”的管理模式。
5、公司治理制度方面。还没有建立真正意义上的在董事会领导和监事会有效监督下的公司治理机制,股东大会和监事会的职责不明晰,现代企业制度不健全。
6、公司股权结构方面。在改制过程中,原农信社的社员股东直接置换成为农商银行的股东,自然人股东多,法人股东少。在法人股东中外地同行业单位占比较高,股权结构有待优化。
三、农商银行今后服务县域经济的对策建议
金融支持县域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发展需要政府、银行、企业三者各自扮演好各自角色,履行好各自的职责,保持信息对接,做到诚信守法。
(一)农商银行本身要做到
围绕 “六县”建设目标,适应县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特点开展金融业务,找准信贷政策与产业经济的结合点,打造适应县内资金需求的信贷产品。
1、加快向现代金融业务转变。广泛运用互联网技术,实现互联网技术和金融功能的有机结合与深度融合。尽快完善全国统一的资金清算中心,方便跨省资金流通。大力开发中间业务、个人业务和信用衍生产品,实现传统金融业务与投资、保险、证券业务的一体化融合。
2、按现代金融管理体制和治理机制运行。在省级农商银行建成前,省联社要把目前的行政管理体系改变成以业务联系和服务为纽带的行业体系。对高级管理人员选拔任用引进市场化机制。县农商银行本身要构建适应自身需求的治理结构、组织架构和运行机制,强化对“三会”成员的履职考核和监督制约。
3、促进居民有效扩大消费和投资。针对现阶段我县居民消费水平低,人均投资小,储蓄率高的特点,拓宽消费信贷业务,开发消费信贷品种,把个人消费贷款目前主要局限于买车买房向消费的各个领域延伸和拓展。
4、优化股权结构。目前自然人股东多、法人股东少;股东数量多,单个股东所持股金少。针对这一特点,要吸收县内外市场前景好的骨干企业入股,增加法人股东数量,加大法人股占比,逐步让战略性投资者控股。
(二)地方政府和相关部门要做到
1、落实宏观金融政策,净化服务环境。将国家宏观金融政策与洞口实际相结合,发挥政府在金融支持实体经济中的政策指导和宏观调控作用。尽快建立政府性融资担保公司,形成产业发展扶持机制。搭建银企对接平台,发布信贷需求信息,增进银企了解,促进银企合作。
2、着力解决金融企业难题。人民法院要切实保障金融企业的合法权益,确保诉讼贷款执行到位。对被执行人依法纳入失信人名单,对借款人擅自出售抵债资产等恶意逃废债务和骗贷行为依法予以打击。县委、县政府对失信公职人员(含村干部)采取“三停五不” 强制措施。
3、按贷款贡献度分配财政性存款。建议今后要把财政性存款资金支持引导真正做实,严格按贷款贡献度和对财政的贡献度分配县内财政性存款在各银行的份额。让贷款投放多,纳税多的银行获得更多的财政性资金存款。(洞口县人民代表大会财政经济委员会)